使用FreeNAS替換ESXI
在將我的MicroServer重裝為FreeNAS之後,我發現我其實並不需要Vmware ESXI,因為我需要的大部分功能,包括web伺服器,流量監控,PLEX,BT下載,都可以通過FreeBSD jail去實現,這完全是一個讓我感到驚喜的場面,只需要些許的點擊,少許的配置,就可以安裝很多應用程式上去,一直以來我都覺得jail是個很好的半虛擬化工具,但FreeBSD的目標受眾畢竟還是相對少很多。
而不太常用的Windows,也可以透過FreeNAS帶有的虛擬化功能,創建一台虛擬機就可以。
至此,所有我需要在ESXI上實現的功能,在FreeNAS中都完整的實現,數據也沒有丟失太多,只有一點點的數據丟失,算是運氣沒有那麼差。
ZFS在很早之前我就有使用,但從未認真關注過,也並沒有使用到RAID特性,FreeNAS是基於ZFS和FreeBSD的實現,在ZFS存儲池中,有以下一些基於RAID的概念需要了解:
Stripe:與RAID0類似,硬碟條帶,至少需要一個硬碟,一個都不能壞;
Mirror:與RAID1類似,硬碟鏡像,至少需要兩個硬碟,可以壞一個;
RAIDZ1:與RAID5類似,一重奇偶校驗,至少需要三個硬碟,可以壞一個;
RAIDZ2:與RAID6類似,雙重奇偶校驗,至少需要四個硬碟,可以壞兩個;
RAIDZ3:ZFS特有的,三重奇偶校驗,至少需要五個硬碟,可以壞三個;
Log(ZIL):高速寫緩存設備,至少需要一個專用設備,可以使用兩個,建議使用具有停電保護的SSD;
Cache(L2ARC):高速讀緩存設備,需要至少一個專用設備,可以使用兩個,建議使用具有停電保護的SSD;
Spare:熱備硬碟,當正在使用的硬碟發生故障後,Spare硬碟將馬上代替此故障盤,可以有多個。
關於RAID級別的區別,這裡就不說了,網路上有很多解釋很詳細的文章,可以搜索,由於我的MicroServer是四盤位,所以容量最大化的最小安全設計應該是raidz1,但網路上有很多基於RAID5的恢復失敗案例,主因為同一批硬碟故障率接近,當一塊硬碟出現崩潰,RAID5在恢復過程中大量讀取數據,恢復速度又較慢,此時剩餘硬碟崩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zfs存儲池一旦創建後,是不能修改的,硬碟數量既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只能更換為更大容量的硬碟,我思考了一下,將四塊硬碟設置為RAIDZ2,容量損失一半,安全增加數倍,兩塊硬碟同時損壞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高速讀寫緩存,是FreeNAS特有的功能,我用了兩塊PCIE轉NVME轉接卡,各安裝了一塊250G的NVME SSD,對讀寫進行緩存,效果嘛,我發現似乎因為目前我使用的是G網,而不是10G網,即使將MicroServer的兩個網路卡使用LACP聚合到交換機,我訪問NAS的讀速度,依然只能達到G網的峰值,也就是90M/s至109M/s之間的樣子,至於寫速度,同樣的文件,第一次寫入速度大約在60M/s至70M/s,第二次寫入速度會提升到90M/s至109M/s之間的樣子。
寫入速度這麼低,那兩塊希捷的硬碟,一定是所謂的疊瓦,查了一下序列號和批號果然是,當時買硬碟的時候,慣性思考為隨著技術的進步,磁碟密度果然是越來越高,沒想到,這不但是技術的退步,而且明顯是廠商的貪婪,因為廠商並沒有對技術參數進行說明和公開,目前只有希捷沒有公開自己使用了疊瓦技術的硬碟,西部數據和東芝都公開了自己使用了SMR技術的硬碟,當然,西部數據是被逼的,因為他們在應用於NAS的WD Red產品線上使用了不適合於NAS使用的SMR技術而被人揭露,這如果不能用廠商的貪婪來進行解釋,那麼實在是找不出來第二個解釋。
但我寫入的速度需求並不大,沒有iscsi這樣的需求,NFS也大多用於讀取數據,所以這種退步並沒有表達得很明顯。
於是我深深的懷疑,ESXI數據丟失,是因為疊瓦盤造成的,因為在SMR的機制中,當你刪除一個文件或者一部分文件後,磁碟會進行類似於SSD的trim操作,將磁碟遠端的數據複製到近端,如果你要進行一個複寫操作,這時候,磁碟的佔用會很容易達到100%,此時既無法讀取也無法寫入,問題在於,機械磁碟的trim效率遠遠低於SSD,於是就表現為,磁碟無響應,當磁碟無響應之後,在硬體RAID卡中,就可能會出現掉盤或者丟盤的現象,而我之前的Server上,是用了一塊LSI的RAID卡,把四塊硬碟做了RAID10陣列。
這無疑是個隱患,我重新購買了東芝的PMR硬碟,將希捷的SMR硬碟挨個換掉,經過測試,我的數據在ZFS環境下,同樣的數據大小,希捷的SMR硬碟數據重建時間為30到32小時,而東芝的PMR硬碟,數據重建時間為5到6小時,SMR硬碟數據重建的時間是PMR硬碟數的5到6倍,在這5到6倍的時間中,很可能會有另外的硬碟損壞,那麼就很可能出現數據完全丟失的情況,從FreeNAS的netdata plugin中也可以明顯看出兩種硬碟技術的讀寫曲線,SMR硬碟在重建時,寫入速率時高時低,寫入一段時間後,寫入速度會變為0,此時硬碟佔用為100%,經過dm-smr的trim操作後,重新恢復至一個較高的寫入速率,週而復始,而PMR硬碟在重建時,寫入速率穩定在90M/s到100M/s之間,沒有變為0的時候。
在生產線上,關鍵業務一般不會採用重建的方式,當關鍵業務出現陣列降級,會將業務下線,然後用新的硬碟創建新的陣列,將數據從舊的陣列複製到新的陣列上,然後用新的陣列上線業務,這樣可以避免陣列重建過程中,大量的數據讀取使得舊硬碟溫度過高而導致陣列損毀。
至此,終於將MicroServer的隱患消除,之前在ESXI上偶爾存在的lag現象也不復存在,一直以為是AMD的CPU性能不行,沒有想到,居然是被希捷的SMR硬碟坑了一道。
R2
8 月 24 日, 2020 年 @ pm 3:16
消失了这么久
Ken
8 月 26 日, 2020 年 @ pm 2:33
咋了,最近我媽做手術
R2
8 月 27 日, 2020 年 @ pm 10:19
没啥,照顾好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