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一千五百年的蜂窝煤和烤馕

小时候家里穷,住的公租平房瓦片陈旧,时常会漏水,房管局的官僚修葺又很不及时,关不严的木门在冬天里有风的时候总是会让人倍感凉意,于是每年夏天快到秋天的时候老汉就会从别处弄来一些碎煤和木屑什么的自制取暖用的蜂窝煤,然后我就来和水踩煤炭,用一个铁杆工具制作蜂窝煤,工具是在圆铁筒里焊上若干分布均匀的铁杆,然后铁杆上套一块四至五公分厚的铁板,铁板上均匀地分布着圆洞,铁板中央再焊一根十厘米左右的铁棍,铁棍穿过铁筒外的铁管,上面再用螺帽固定,做成一个踏板形状。做蜂窝煤时,将工具用力插入煤堆,和好的碎煤就会沿着小洞进入工具,然后提着工具到干燥的地面上,用脚一踩踏板,一个蜂窝煤就从模具里面被挤出来。

20150803001

就像云冈石窟的棺椁一样,当然我是不太相信这玩意儿是棺椁的,结合到石窟外面曾经拥有的庞大木质建筑规模,除非北魏历史曾有着和今人完全不一样的生死观念,我不觉得他们会把棺椁放到这里来。第一眼看到这个图案,我的脑海里除了蜂窝煤三个字就没有其它的想法了。

石窟里面的图案和花纹是相当丰富的,类似蜂窝煤的图案也不少,我每每看到蜂窝煤外面的那圈蛇形就想起面包圈,但我其实是不爱吃面包的,遗憾的是石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后期修复,幸好我英明的携带了望远镜,要不然二十米高的天花上几分米大小的佛像看得到个鸡毛……

这个石窟的风格很独特,除去常见的坐佛,飞天,大型垂帘和跪地人像带有波斯和印度风,甚至有点点古埃及风,不像晋祠的圣母玛丽亚风,晋祠虽是始建于北魏之前,但历经沧海桑田兵火延绵,人工的部分早已不是原来那般模样,至于专家说这个石窟没有修完的结论,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到底是怎样,胡说而已。

在我看来,石窟只不过是内层的建筑,外层的木质建筑早已不见影踪,现存的第五窟和第六窟的木质外部建筑是后代重修,大小和规模远远不如第三窟庞大(古人肯定给每个楼阁都起了名字,只不过我们已经不太可能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名字,你看,肉眼可见的东西,其实是多么的少),如果第三窟的外部木质建筑还存在,那将会是一个多么宏伟的楼阁。

20150803002

在它们刚刚修建的时候,这个地方一定不是叫石窟。

至于近千年的佛宫寺释迦塔嘛,在各地看过的若干佛塔,也就这一座是没有修缮过的,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人不会修,这是一座完全没有钉子的木塔,很显然传统的木工技艺已经失传,仔细看过塔上的牌匾之后,我终于明白江主席为什么要在常州天宁寺的塔上提那个“神州大佛塔”了,他也想着自己的字可以流传百世呢。作为一座木塔,木塔,木塔,千年来没有遭兵火,没有被雷劈,没有被拆来当柴火,没有被破四旧,这的确要算得上是一个特例。

20150803003

石窟的壁画有很多类型,最常见的是各类供养的小人,意即凡人手托供品给大佛,其次是飞天和护法,当然这个地方是有金属物件的,只不过大多数被前人盗走,剩下的也早就被文物管理局收起来,只有一些照片在博物馆里供人阅看,我最喜欢的是下面这块石板上的浮雕,因为中间那个图案实在是圆得太标准,下面的铭牌上写着这是一块石棺浮雕,从头上两个半圆的发髻看来这应该是两个女性,根据我英明的估计,这两个妹纸是一人用个杆撑了一面铜镜,和我们当下拿着自拍杆自拍的感觉差不多,右边的妹纸一定是在对镜一边贴花黄一边回头说你看你镜子没我的清楚,左边的妹纸则看着自己的镜子说,切,她们头顶飞过的则是一群乌鸦。

20150803004

看作是一个妹纸举着烤羊肉串一个妹纸举着烤馕好像也可以,羊肉好像太大坨了,应该都是烤馕。